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烟台文艺网 > 文艺时空 > 文艺创作 > 文艺期刊 正文

烟台散文

作者:烟台文艺网 更新时间:2014-07-04 14:15

 

  锦屏千座耀太行

  太行山,十月金秋之季,正是五彩斑斓,层林尽染,百果成熟,处处飘香又充满了丰收喜悦的时刻,我来向你朝拜!

  在我的心目中,太行山是中国的一座伟大的圣山,它南起河南云台山,北至山西娘子关,从南至北浩浩浩荡荡,逶迤绵延八百里,气如奔龙,势不可敌。

  在我的心目中,太行山又是中国的英雄山,抗战时期,共产党、八路军在此坚持抗日,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八路军129师9700名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成为千古流传的英雄史诗。

  这里还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曾是普通农民的李顺达、申纪兰等人从这里走上中国的政治大舞台。

  在这收获的日子里,当我从山西省平顺县虹梯关通天峡走近你的时候,你还是把我惊着了,让我激动了,使我折服了!

  你的身材天下无双,中国的山大都是有坡度的,不管是20度、30度、45度,还是60度,总是斜斜而上的,而你却不,在通天峡里,你是直上直下,顶天立地90度,直插云天,雄视大地,锐不可挡。中国的山体又都是带有弧形的,而你却偏不,你是一个个巨大的平面,大的看不到边际,大的遮蔽了天空,朱德有诗“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陈毅有诗“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仰望天一线,俯窥千仞壁。”伟人们都用如椽之笔极赞你“如壁而立”,这是你的独有。一座座壁立的山峰酷似屏风,与天为党,此即这一带自古即称上党的来历。一座座如屏的的山峰又南北恒亘延绵不绝,被人称为天下之脊。而这屏风不是黑的,不是白的,不是黄的,它是一座座五彩的锦屏。看吧,丛丛的绿树辅就了密不通风的绿色,棵棵的红的耀眼夺目的枫树成了万绿丛中的旗帜,那一片片的正在变黄的杨叶又为山壁涂上了金辉。这一座锦屏俨然如一幅画,这一峰一峰的延展就是一幅艺术的万里长卷啊,谁人能不为这动容,谁人能不为之激动啊。我的心中不自觉地涌出了几句话:万仞壁立,千峰如屏,屏屏如画,名冠天下。

  无论是你从仙人峰的观景台上俯瞰,还是沿着通天峡的谷底新修的木栈道徐徐地行走,或者是在让人目眩的挂壁路上行车,只要你是诚心诚意地用爱抚的眼光去看那座座锦屏般的直冲霄汉的山峰,它会向你讲述发生在它身边的那些英雄的故事和英雄的人物。在大山深处有朱总司令指挥战役的农家小屋,有刘邓首长走过的足迹,还能嗅到山中麈战急的硝烟。这里是抗日的战场,也是革命的大本营,129师保卫着太行山,太行山也养育着这些英勇的战士。战士们在这里战斗,战斗中也造就了一支铁军。他们从这里挺进大别山,解放全中国。太行山是天下之脊更是抗日之脊革命之脊啊。在金秋的日子里,在碧水荡漾的金龟湖畔,倾听大山的诉说,你会觉得这些见证和参与了战斗的五彩缤纷千座锦屏般的山峰就是一面面火红火红的迎风飞舞的激人奋进的战旗啊。想不到的是,在这短短的行程里,竟意外地见到了从全国第一届一直担任到现在的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人称“国宝”的英雄人物申纪兰。她已经87岁了,魁伟的像男子汉,仁慈的面孔像个老奶奶。见到她的时候正在山上劳动,穿一身黑布上衣,穿一双塑料底的黑布鞋,身上沾满了泥土。她为了迎接我们,一个大步,从土台上跳下来,动作麻利得像个年轻人,说话声音十分宏亮,有情有理,真不是个一般人物,是太行山哺育了她,又是她升华了太行山的精神,她不也正象是一面光彩闪闪的锦屏吗。

  寻寻觅觅,锦屏千座间,通天峡谷里,还有雄伟的虹梯古关高耸,还有千年的商道斑驳,还有峭壁上安家的虹霓古村,树木间隐约可见汉雕、唐碑,拨开丛丛野草尚有古阶、古堡,一片山地上巨大的海慧寺轮廓清晰,明慧主持的灵塔美妙绝伧,单是平顺一地就有国家级保护文物10余处。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里是著名的古潞安州,是离古都长安很近地方,这里又是著名的上党之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演绎和生发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弹奏出多少千古的绝唱啊。只要你有耐心,沿着千年古道攀登,你会找到《封神榜》里上司徒打虎的遗痕,也会在坍塌的古战壕里听到明代起义军领袖陈卿的呼喊,也会发现黄巢经此西去长安赶考的脚印,历史的风云已凝聚为太行山浑厚的底色,飘浮的白云依然能唤回太行山历史的足音。啊,太行山的座座锦屏,你还是一页页永不褪色,永远鲜活的史书啊。

  太行山啊,你雄壮了又雄壮,豪迈了又豪迈,壮丽了又壮丽!

  我敢说,太行山,你被怠慢了,你不在五岳之列,但你敢与五岳较劲,泰山名高,但它怎能有你的功高盖天;恒山身高,它怎能比你的连绵无垠;华山险峻,它怎能比你的千峰如屏;衡山秀美,怎能比你四季壮丽;嵩山古朴,怎能比你的厚重。太行山,你是英雄的山,你是豪迈的山,你是壮丽的山,你是历史的山,你是文化的山。舒展开你的座座锦屏,让世人知道你的壮美;高举起你的面面红旗,让世人知道你的英武;翻开你的巨大的书页,让世人了解你的沧桑。你是太行山人的骄傲,你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你还是世界人的骄傲。

  康乾的印记

  大清朝的两个有为之君康熙和乾隆早已转身走进历史的大帐,可当我在承德匆匆走了一圈之后,却发现他们祖孙两人的身影却依然的留在这片苍茫辽阔的土地上。其实也不只是影子,如实地说,他们的雄才大略、文功武治还留在这里的山山水水间。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曾评说了历史上的一些名帝,说是: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不知为什么,毛泽东没有评说清代的皇帝,可能是离现在年代较近,也许是另有考虑。不过,依我之见,康熙乾隆应是“各有风骚”,他们留在承德的深深的印记,当是证明。

  不修长城修围场

  围场是康熙钤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方圆形的印记,这真是天下的第一方大印,方圆650多公里,总面积15300多平方公里。30年前在这里设立了围场县。

  现在这里开辟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这次出来原本是要奔张家口坝上看五花草甸的,没想到秋的步伐向这里跑得太快,浩瀚的花海已无花可看,所有凋谢的花朵在太阳的炙烤下,都像是一团黑胡胡的墨,它们集合在一起把失望的情感使劲地抛给你。于是我们就出沽源,走坝上,过内蒙的多伧,直达围场。

  八月中旬的塞罕坝,已是秋色一片,它呈现出的是一派壮丽的北国风光:高远的天空蓝的浓烈、鲜亮,几丝丝白云若有若无的悬在空中,象是新娘经不住蓝天的诱惑抛上去的婚纱。

  蓝天白云下面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山上是高大又浓密的树木,蔚然又深秀,秋风吹过发出阵阵声响,如波涛轰鸣,又如千军万马奔跑,气势磅礴。山与山之间是厚厚的草地,厚实而有富有弹性,地上的草已是绿中有黄,这黄绿相间的草地顺着起伏的土地远去,象是荡起了一波一波的浪,使秋野显得更加辽阔和悠远。有苍鹰慢慢地从蓝天下掠过,又有苍鹰使劲的打开双翅,是不动的动,完全是引而不发的态势,反而呈现了最大的威慑力。黄牛和白羊

  间或隐没在草原里,使这里更充满了诗意。这恐怕也正是塞外秋意无心的张扬。

  山和水总是相连的,山间有水不是太宽,但又是十分湍急,据说是滦河的发源地。还有一处很大的湖泊,水面平静又清澈,蓝天白云倒映在里面像是一幅画。

  在漂亮的白桦林前留影,在激荡的河水里漂流,在碧蓝的湖水里泛舟,在广阔的草原上纵马,我仿佛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康熙在这片土地上跃马挺枪的高大的身影,感受到了康熙那不惧凶险,敢于面对一切的气魄和精神。

  向前追溯300余年,这里正是康熙举行“秋弥大典”的时刻,数万名旗甲鲜明的清兵,将无数的虎、鹿、熊、兔等野兽围堵在一条山沟里,康熙一马当先,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将一只正在跃起的斑斓大虎直射在地,紧随其后的龙子龙孙、王公大臣、蒙族显贵一拥而上,万箭齐发,正四处逃窜的野兽纷纷倒地,士兵的欢呼声直冲霄汉。入夜,大帐内明烛高照,大帐外篝火熊熊,帐内帐外,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席间,康熙将猎获之物,分赏给功臣和蒙族王公,顿时,上下同乐,满、蒙、汉君臣同欢,一派和乐气氛。

  围场的选择和秋猎的制度化都是康熙力排众异的“独断”。满蒙合作是清朝的基本国策,经过几代苦心经营本是大局已成,但他从顺治手中接过了天下后这一问题又有异动,与此同时,沙俄也对清朝北部边境虎视眈眈,频有挑衅。面对内外矛盾,四伏危机,康熙敢于承担,勇于面对,三次亲赴塞外,实地考察,寻求解决的良策。康熙22年夏季,塞罕坝上尘土飞扬,万马飞奔,康熙带领文武百官,八旗将士来到这里,无边无际的林海像绿色的海洋迎面扑来,君臣们沿着迷宫般的山林沟壑而上,放眼眺望,“万物萃集,高接上穹,群山分干,牲畜繁育”禁不住心旷神怡,连加赞许。独具慧眼又心有所系的康熙却发现这里是“左通辽沈,右引回部,北压蒙古,南制天下”的战略要地。在飞驰的骏马上一个在此建立围场“习武绥远”的旷世构想形成了。没想到庙堂之上,竟发生了君臣相对的局面,有些臣僚们发出了劳民伤财的议论,早已胸有成竹的康熙侃侃而谈:大意是,这个地方,地接蒙古大漠,雄视中俄边境,在这里建立围场,既可通过行围猎强兵习武训练部队,又可加强对蒙古的联系和管理,把他们团结在周围,同时也为抗击沙俄做好准备,是一举数得的布局。群臣听后无不叹服。

  围场选定后,康熙亲自主持了第一次声势浩大的“木兰秋弥”大典。从此,每年组织一万二千余人来此围猎。据清史记载,从第一次围猎到康熙去世的45年中,他来此行围48次,有时一年来二次。北巡和木兰秋弥成为了康熙后半生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活动。

  45年的漫长岁月证明,康熙设立围场的做法,是大胸怀,也是大手笔。中国从秦开始一直延续到明代,始终没有放弃用修建长城的办法抵御外族和外敌。这种办法在战役上也许有时有用,但在战略上却从来没有解决问题,当吴三桂把清兵引进关内的时候,巍然屹立的山海关,不过是一个摆设。做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康熙深知这一点,他在总结历代兴盛废衰、治乱得失的基础上,在对待外敌和外族的问题上采取了“不修长城修围场”的战略决策。他认为,“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康熙创设围场和年年秋季围猎的举措的确是把长城建到人们的心里去了,因为围猎,使自己的士兵常怀警惕,在心中建了一座不倒的长城;因为围猎充分展现了清朝的强大实力,使内外对手,望而生畏,在对手心中筑起了一座长城,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因为围猎也加强了各民族上层的沟通和了解,密切了关系。看似平平的围场却解决了军队培养和治理蒙古两大难题,真正是一项富有气魄、富有创见、富有远见的战略举措。

  民族之间有时发生矛盾,如同兄弟之间闹了意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未来;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概莫能外。关键是既不能反映过度,又不能置若罔闻,重要的是勇于面对,正确应对,拿出好的举措,只要处置得当,便没有摆不平的事情。

  一座喇嘛庙胜似十万兵

  如果把围场比做一枚园园的印章,承德周围的庙宇就是康乾在青山碧水间钤下的一枚枚鲜红的方形图章了。

  从围场向南走400里就是承德,车进承德,只见群山环绕,苍翠如屏,中有武烈河缓缓流过,确是青山绿水,气度不凡,无怪乎为康熙选中,在此建了避暑山庄。山庄完全借助自然环境,顺势而建,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清代疆域的缩影,不愧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初秋的山庄里依然是万物繁茂,人流如织。宫殿区里宫阙相连,宝物如云;湖区里红亭翠阁,遥相互应;平原区内更是绿草如茵,风景似画。走在其间真是美不胜收,心花怒放。

  然而,真正打动了我,震撼了我的是环绕着山庄建起的一座座庙宇。因为从这些庙宇中可以感受到康乾祖孙二人解决民族矛盾的大胸怀和让人心服的大智慧。

  站在山庄山顶的二马道上,放眼四顾,一座座金碧辉煌,气势宏大的建筑群,若隐若现在一面面绿色的山坡上,自西向东有“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祝寿之庙”、“普宁寺”、“溥仁寺”等12座庙宇,这是康乾祖孙先后用了80多年的时间修建的。在这些庙宇中有8座是由皇家供应的喇嘛主持的,在北京专门设了一个管理机构理藩院。这些庙宇建设时间之长,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不能不说是空前绝后,让人叹为观止。

  走出山庄,我们先去了普宁寺。这寺建于乾隆年间,规模宏大,前面依次是山门、碑亭、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是纯纯正正的汉式的“伽蓝七堂”式寺庙结构。过了大雄宝殿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座座碉堡式的白色建筑沿山势逐次向上,这碉堡式建筑通体白色,高约数丈,并有盲窗数个。原来这就是著名的曼陀罗,是仿西藏三摩耶庙之式建造的。后来,我们发现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祝寿之庙也都是汉藏合壁式结构。更令人称奇的是殿内的佛象也是汉藏都有的,在普宁寺前面大殿是藏式佛象,而后面大殿就是汉式佛象。在须弥祝寿之庙则更有意思,一个大殿中,中间是藏传佛教的大师宗喀巴塑象,而周围则是十八罗汉塑象,这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由此可见乾隆当年吸收和尊重各族文化和宗教的细腻用心。

  离普宁寺不远的须弥祝寿之庙是专为迎接六世班禅而修建的。乾隆44年,六世班禅亲自提出要到承德为乾隆祝70大寿。乾隆十分高兴,动用重金,调集了大量物力、人力到承德,白黑施工,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仿班禅西藏住处的须弥祝寿之庙,供班禅祝寿时居住和活动之用。同时在北京香山建庙一处做纪念。班禅到达承德后乾隆亲自主持隆重的欢迎仪式,当班禅欲行跪拜之礼时,乾隆抢前一步扶起。祝寿之时,乾隆携班禅同登宝座,接受群臣和使节的庆贺。乾隆对班禅的敬重让所有喇嘛感动。后来班禅不幸染天花去世,乾隆异常悲痛,亲为准备后事,用赤金制班禅肖像一座,又用7000两赤金打造金塔一座,装班禅肉身。这对蒙藏僧俗又是一次心灵震撼,无不倾心感念乾隆皇帝和清政府。

  普陀宗乘之庙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是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故有“小布达拉”之称。整座建筑从山脚至山顶,占了整座山坡,气势宏恢,庄严富丽。远观山顶的大红台,巍峨高耸,整体呈方形通体红色,排排白色盲窗镶着黑边,如一只只灵秀的眼睛,通观酷似布达拉宫。大红台之上的万法归一殿是这里的主体建筑,大殿为重檐尖顶,巨大的尖顶上复盖着紫铜鎏金鱼鳞瓦。据史载,每片瓦用铜四斤七两,用上等黄金三钱,共用黄金一万四千多两。站在红台之上,只见金顶闪闪发亮,在秋日照耀下惊心动魄,实为天下奇观。其中有几十片金瓦呈现出青黑色,是日本兵当年用刺刀把上面的鎏金刮走了,他们本想全部刮走的,但在刮金时,有一个日本兵掉下来摔死了,他们认为是佛祖显灵,便不敢再刮了,否则这一天下奇观就不复存在了。据说殿内原来还有一价值连城的金丝佛象,民国时期被军阀汤玉麟盗走了。

  承德的寺庙众星捧月般拱卫在避暑山庄的周围,无不庄严,无不富丽。我禁不住问当地人,康熙和乾隆当年为什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建这些寺庙。他们笑答:一座喇嘛庙胜过十万兵啊,康熙既位后看到塞北和西北地区的蒙、藏民族多信奉喇嘛教,采取了“因其教,不易其俗”和“俗习为治”的政策,为了尊重蒙藏民族的宗教习俗,便大修佛教寺庙,大力扶持喇嘛,以使这里的僧俗“民心悦”,并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其实,这也正是我思索的结论。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能征服对方的心,才是最彻底、最高尚、最伟大的胜利。从康熙到乾隆,都是有着极高政治智慧的人,他们正是站在了争取人心的高境界上,才不惜重金在避暑山庄外修建了金碧辉煌、气势宏恢的皇家寺庙群。这一看似与政治无关的举措,却起到了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作用,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据记载,康乾之时,“蒙古王公,喀尔喀及四厄拉特……莫不倾心托命,奔走府伏,来享来庭。”这些文字现在读来仍令人十分感动。

  到普陀宗乘之庙,进了山门便见一座高大的黄琉璃瓦碑亭,亭中并排耸立着乾隆亲笔撰写,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三通巨碑。其中一通是《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记述了一段千古传奇。16世纪,我国西北边疆居住着土尔扈特、准噶尔等四部,后土、准两部首领不合,为避免冲突,土部西迁到地旷人稀的伏尔加河流域。18世纪,沙俄势力逐渐扩展到这里,远离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陷入了繁重的徭役、赋税、残酷的刑法和灾难之中。后来他们知道了清朝尊重和厚待蒙族人的消息,决心回归祖国。乾隆35年,土部首领渥巴锡召集全部战士焚烧一切庐舍和船只,义无反顾地带领33000户,169000人浩浩荡荡东归祖国。他们不顾沙俄围追堵截,浴血奋战,丧失了全部财产,约有10万人倒在东归的路上,最后终于回到祖国。乾隆下令调拨20万两银子的粮食、布匹接济他们,安排在伊犁河流域居住。随后又封渥巴锡为卓里克图汗,并亲自撰写碑文纪念。一个部族在离开祖国后100多年,再重新回归本土,这实在是康乾处理民族问题以心为上的最成功的也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虽然,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没有提及康熙与乾隆,但却在另外的场合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头一个贡献是打下了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这段话,应该是对康乾留在围场和承德印记的最深刻的解释和说明了。

  

责任编辑:文艺网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