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烟台文艺网 > 文艺期刊 > 文艺评论期刊 正文

张守海: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我的田园》

作者:烟台文艺网 更新时间:2019-07-26 11:18

  城市痛•田园梦•荒野情

  ——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我的田园》

  张守海

  《我的田园》是张炜的系列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共十部,450万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分析这部小说中呈现的城市、田园和荒野这三种空间意象,并试图借此把握小说中对城市异化的批判、对田园的梦想和对荒野的眷恋这三种基本情愫所构成的情感基调。

  一、城市乌托邦的异化之痛

  新时期文学以来,城市和乡村一直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下展开现代性的想象视野。城市和乡村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两极,呈现出传统与现代、愚昧与文明的紧张复杂的缠绕。然而,在张炜的长篇小说《我的田园》里还存在着多组悖论:流浪/还乡,怨父/寻父,撤离/守望,野地/文明等意象,正是这些悖论构成张炜小说文本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是张炜小说这诸多悖论存在的前提,几乎所有的冲突性结构都在城市与乡村的艰难取舍中完成,也是在两种文明的冲突中,标举善良与凶残、清洁与污浊、正义与邪恶的最后决战,呈现出作家的伦理维度。

  城市虽然早已产生,但是现代化大都市却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也在飞速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与现代化基本成了同义词。不同于许多作家表现现代生活时的昂扬乐观,张炜的作品往往充满辗转与痛苦,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关注城市乌托邦幻象的种种细节。城市本来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从理论上讲,人们构筑城市,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拥有更美好的生活。但是现代都市已经异化了,它似乎让人越来越远离幸福,甚至成为痛苦的根源。“现代人陷入的一个最可怕的困境,就是不得不居于自己亲手创造的一个怪物的体内——这是一个急剧繁衍的大都市。这里空气污浊,噪音刺耳,交通堵塞,食物陈旧,人流拥挤,已经没法体面地生活,却又一时离不开。人自己最后成了一座城市的奴隶,而不是主人。”

  《我的田园》中,作家反思着已经走过的历程,透视着当下尚未明显显形却又蕴育生长的恶果,主人公看重世俗的救赎、拒绝平庸,通过营造自己的理想乌托邦对现代社会的不公正和黑暗起着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

  在这里,张炜用文学的方式有效地回顾了启蒙现代性的童话中,城市的迅速崛起和噩梦般地膨胀的过程。张炜在一篇文章里写到,“我如果能像一个外人一样遥视自己,会看到这样一个图像:一个人身负行囊,跋涉在一片无边的莽野之上。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奔赴和寻找,往前看正没有个终了……”,这种在城市镜像包装的现代化想象中生存的焦虑感,以及个体生命的幻灭感,形成了新的“过客”和越来越多的文明病。张炜在当代城市生活的幸福感问题上,有他独特的哲学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在经受物欲的折磨。来自时代的刺激无法抵御。人性中有享乐的要求,喜欢奢侈也属于人的本能。甚至于说,在一个商业社会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也借助于、来源于这种本能。可是如此走下去我们没有前途,除了最后的绝望和破败,不会有其他出路。对于现在不断有人怂恿人们去经历金钱的冒险体验,去消受可能来临的豪华和富丽,张炜充满了警惕,在他看来,这些其实都是虚幻的泡沫,大地会惩罚这种种罪孽。那些没有根基的楼堂、华丽的宫殿都会倒塌,那些刺耳的音乐也会中断,因为“时代的幸福根基只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是一片健康的土壤。”

   二、现代性想象中的田园“故事”

  《你在高原》出版之后,张炜接受专访,谈到文学书写与大自然的关系时,他强调:“文学一路走过来,变得越来越吵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向内转,而不是向外扩展。人的心理空间慢慢在增大,但外部世界正在逐步压缩。现代作品写了几十万字,有时连一声鸟叫都听不到。生命的母体还是山川大地,这是所有故事、所有人性演化的基础。到了现代化以后,由于城市的急剧扩展,人们更多地被自己制造的东西控制和限定了,活得越来越仄逼。因为总是盯住近处,所以两眼再也不能聚焦,打量生活时就出现了许多虚幻和叠影。”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考量现代都市世界的作家张炜始终怀有一个传统的自然情结,渴望在现代化叙事的城市语境中重新复活关于山水田园和谐的古典想象。当然这也与作者的童年时代与家人独居林中的成长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在审视故事的强大生命力和讲述历史的价值时,生活在工业时代嘈杂声浪中的本雅明意识到,随着个体经验在现代社会与工业化生产中的日趋贬值,“故事”消失了。张炜的《你在高原》很多卷本中会出现故事的讲述者,从“讲故事的人”这一角度来说,恰恰是在尝试使当代文学写作重新回到本雅明意义上的“故事”传统。“故事”意味着乡土文化的原初面貌,山川自然的本来形态,大地上的劳动者作为故事的承载者和讲述人,将个人的个体经验、记忆组接在—起,生产出植根于自然田园的共同基础之上的民间史诗和民族成员可以共享的田园公共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即使物质的田园最终消失了,田园的梦想依然会激励人们作出改造现实生存环境的努力。

  一直以来,张炜小说中的田园情结就是批评家解读的焦点。在《古船》中,张炜在胶东古老的原野、村落、磨坊和沉船中注入了崭新的现代人生体验,与改革文学的主流有意划开了一道清晰的界限,这种差异显示了作家对于城市现代文明的批判性反思,而且,这种疏离成为张炜小说寻求审美现代性的重要途径和特殊标志。《我的田园》中,张炜一样表现出这样的现代性思考立场和审美把握,呈现出某些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取向,这些对工业化以及日常平庸的激愤与批判一度被作为其反现代性的论据;然而,在对现代性的多元特质的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对自然价值的强调,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对艺术乌托邦的崇尚,无疑是对现代性进行深入思考后的另一种选择,这种审美现代性的独特内涵,在丰富了我们对于现代文明认知的同时,也复活了一种在大地上行走歌唱的故事传统。

   如同《我的田园》中勾勒的,主人公在半岛海边平原的葡萄园里诗意地吟唱,与土地生成了一种崭新的亲密的关系,这并非简单地维护过去,而是在一个确定的空间中完成“城市性”和“农村性”的元素组合,在现代性的求索中,注入新的思想能量探讨新的操作可能。《我的田园》在完成上述构建的同时,也为我们重新拾起现代讲述中渐渐被湮灭了的田园故事的声音,复活了一种兼具当下生活思考和古典文学传统的空间诗学想象。

  三、来自荒野的永恒召唤

  《我的田园》中有一段主人公概括自己一生道路与追求的话:

  我真的一直像是被催逼和追逐,跑得浑身上下汗水淋漓,没有了一点儿力气,有时可以说是陷入了完全的绝望。从东部平原开始奔跑,然后又进了南面的大山,再蹿入那座城市,最后是慌慌地逃离……最终,我还是在自己的出生地,在那个迟迟发现的葡萄园里得到了少许喘息。可是当我渐渐恢复时,这一切就即将过去了,因为那儿最终还是一个无法隐匿的园林。茫茫荒野是我的归宿吗?既然“我是一只狼……”,那么对于我任何地方都比不上一片荒野。我梦中还有一片高原,那里会是真正的苍茫,它将接受一切溶解一切吗?我将在它的怀抱中变成一撮土末,平平淡淡地汇入永恒吗?

  无论城市还是田园,都是人类构筑的文明空间,而一切人类文明的根还是在荒野之中,《我的田园》中就始终贯穿着寻归荒野的冲动。从生命的源头说,荒野是一切生命的萌生之地,也是人与天地万物的对话之所。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说:“文化容易使我忘记自然中有着我的根,而在荒野中施行则会使我又想到这一点。我珍视文化给我提供的通过受教育认识世界的机会,但这还不够:我也珍视荒野,因为在历史上是荒野产生了我,而且现在荒野代表的生态过程也还在造就着我。想到我们遗传上的根,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体验,而荒野正能迫使我们想到这一点。但在这里,荒野并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资源,对我们的体验有工具性价值:我们发现,荒野乃是人类经验最重要的‘源’,而人类体验是被我们视作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机勃勃的荒野是人类生命的根、文明的根,也是现实的城市与田园存在的背景与支撑。小说主人公的童年曾有与荒野为伴的流浪经历,因为那时他遭到社会的碾压与迫害,父亲作为反革命被打倒,他幼小的生命也随时面临着威胁。当罪恶弥漫的社会抛弃他时,是荒野呵护了他,一个稚嫩的生命个体与大山荒野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但是今天,作为城市与乡村存在的背景,作为人类生命与文化之根的荒野面积已大大减少,而且剩下的也逐渐成为丧失生机的荒漠。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而一条条干枯的、污染的河就是生态恶化、生命毁灭的明证。小说中写到他寻归荒野时发现,荒野中的生态恶化、生灵涂炭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连狼都渴死了”。狼是荒野的象征,是生命力顽强的野物。当狼都被渴死甚至被饿死的时候,也就明示了荒野已丧失生机。这再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荒野的危机是以城市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衍生的后果,也是人类生存根基坍塌的表征。当下的城市化所代表的现代工业文明快速地置荒野于死地,而田园文明则追求与荒野共在,与众生共存。所以从城市中逃离,到构筑田园,再到对荒野这个更深的生命与文化之根的寻找,构成了作者对现代工业文明、商业文明深刻的反思之旅。荒野也已丧失生机,人类根本无处可逃,只有进行文明反思、文明转型——转向生态文明。

  在城市、田园、荒野之上,作者还创造了一个高原意象。这个高原并非一般地理意义的高原,而是一个精神的高原。或许作者也感到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他期盼着一种超越性的力量对于城市、田园和荒野的统摄。至于这精神的高原究竟如何构筑,中国人是否能找到这种精神的力量,还是一个未知数。共产主义依然是一个有价值的维度,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儒、释、道,甚至基督教和伊斯兰文化也都可以成为我们构筑精神高地的元素,我们也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从根本上说,构筑精神高原的核心要素应该是大爱、大悲悯与大智慧。当然,走出苦难,走向美好,人类除了需要精神的高原,也需要制度的高原,小说中对这一点也做了有益的探讨。

  注释:

责任编辑:文艺网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