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烟台文艺网 > 文艺期刊 > 烟台散文期刊 正文

綦国瑞: 故宅如炬

作者: 更新时间:2019-07-23 16:10

  故宅如炬

  ◎綦国瑞

  故宅,龙口“丁百万”的故宅。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其后累年叠建,最多时最盛时达3000多间,覆盖了半个黄县城。解放后几经拆毁,现在仅剩下城区西北角的履素堂、爱福堂、保素堂、崇俭堂,计243间房屋,现在所谓丁氏故宅即指硕果仅存的四座堂了。

  一

  丁氏故宅最先震撼人心的是它的建筑气势,它不是一般感觉上的古香古色,单纯粉壁黛瓦的古建筑那就不是丁氏故宅了。故宅是一座布局恢宏、造型壮阔、雕梁画栋、气派豪华的王公府邸。

  从仪门进入,便是正厅。它给你的是宫殿般的感受。高高的层脊在空中划出壮阔的天际线,天际线上蹲伏着“六兽”雄健的身影。这气势使人会立即联想到雄踞在故宫太和殿屋脊上的雕兽,只不过因为主人身份的差异,太和殿的蹲兽要多些,这里的蹲兽必须少些罢了。高高的屋檐下,是两排8根粗圆的黑漆木柱,它支起了高高的屋宇,也增加了厅堂不同凡响的威势。

  随着推开正厅大门的吱嘎声,一块蓝底金边金字的履素堂的堂号匾映入眼帘。堂号匾下是红木雕边的屏风,屏风前置放着雕工精致的紫檀木桌椅,南壁为光绪颁发给丁家的两道圣旨,五彩绸缎做就十分珍重。放眼四顾,目光可直达房顶,只见房梁粗大,二尺有余,房檀整齐,漆为黑色,檀间全为磨砖,染为蓝色。室内门窗、梁柱上均有雕刻。一般是浮雕、透雕相结合,特别是梁柱上的镂空透雕,做工精巧,玲珑剔透,着金带银,光彩夺目。透雕的窗棂和隔扇,半隐半露,光影相照,内外交融,堪称瑰宝。木梁、门窗全涂为红色更增加了热烈吉祥的气氛。

  绕过厅内屏风,从正厅后门跨出,由前至后的门洞组成的一条深邃优美的中轴线立现眼前,令人击掌称美,确为国内所仅见。原来,丁氏故宅的每个大院都仿照王宫制式设有中轴线,以中轴线为中心,从前至后依次排列着五进四合院,分别为倒厅、正厅、老爷的大住房,主人的二住房,孩子的三住房,五重四合院门门相对,就形成了这条典雅、齐整、高贵、优美的门洞中轴线。

  走在这几处故宅中,大凡留意的人,在领略王宅雄风的同时,无不为它的诗书之香所迷醉。我们在履素堂正厅厅柱看到的漆金楹联只是冰山的一角,在爱福堂,在保素堂,在崇俭堂处处都可见到意艺双佳的楹联和题刻,光绪的老师翁同和、东阁大学士刘墉、两江总督铁保、民族英雄林则徐、国之栋梁左宗棠以及名流贤达翁方纲、翟云升、邓石如、王兰升、汤志忠、李桂馨等都为丁氏故宅留下了墨宝。这些题写不仅书法艺术水平极高,而且多富有哲理,使人受教受益。试想丁家子孙在此氛围中长大,默移潜化,能不受益吗?

  走在故宅中,还会看到丁氏家族一代又一代人收集的数千件文物的照片和实物,达到一级文物的就有10余件,如象牙凉席、西周青铜颂簋、颂壶、虢叔旅编钟、商代射女鉴等。丁氏家族还收集了大量的名人字画,其中以名列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画《金农画象轴》最为有名,著名文物鉴赏家张伯驹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画”。这是丁氏家族历代心血的结晶,也是文化的积淀,丁氏家族的后辈们正是在这片丰厚的文化沃土上成长的。

  二

  在履素堂的第五进四合院里,摆放了一组今人创作的系列国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丁氏家族300年发展的历程。

  明末,丁家母子因落魄而来黄县,身无一物,只能给店主当伙计,因为人忠厚,善于经营,家景日盛,至十一世丁元沂真正做大,时值乾隆盛世,国泰民安,他在全国建有当铺72座,钱庄36座,财源广进,“丁百万”称呼由此叫起,数百年不易,兼承丁元沂基业,其子孙后代不断拓展业务,至晚清丁家当铺已遍及全国各地,山东108县,县县都有几座丁家当铺。每日从全国各地向黄县丁家总部送钱送物的车马常常排起长队。丁家晚清资产相当清廷一年财政收入,真正是富可敌国。

  这组家史国画中丁家教子读书的画面占了好几幅,在这个展室对面的是石蜡雕塑的老爷课子图。一支长烛照亮了书卷遍布案几的书房,老爷端坐太师椅上,手捧《论语》细心讲解,儿子伺立其侧,俯首恭听,真实地再现了丁家父子挑灯夜读的场景。

  《丁氏族谱》有记,丁氏先祖开始创业就“惟课耕读”,“耕读传家”,将农耕和读书结合起来,以自学为主。十世丁琰率领子侄在田间劳动时就训诫说:无论为农为商都要坚持读书,把读书放在第一位。他不仅自己“读书用志不棼”,而且教子严格,“读书不俾片刻闲,尝燃香以代灯火,撮豆粒以志遍数,稍或有倦则痛加捶楚”。最终其三个儿子各有所成,长子成为太学生,次子考中进士,三子成为武秀才。

  丁氏家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把教子读书放在了突出位置,他们设私塾、盖读书楼,请老师,让年少子孙专事读书。从17世纪早期,七世丁永祯成为第一个秀才,十一世开始出现贡生,之后各世不断有子弟考入府学、县学,至康熙年间已是“人文蔚起,黉序蜚声”,丁氏不断有府县生员考入国子学读书。在其后的雍正、乾隆年间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监生、贡生等。到清末废科举时,有记载的附生、增生、廪生、贡生、监生等378人,为全国所仅有。丁氏家族教育为先的理念,最终使家族发生了质的变化,受过良好教育的丁门子弟,经商的形成儒商风范,坚持“义为先,利在后”,而更多的子弟则走上了学儒致仕的道路。乾隆中期,十一世丁元鹏于1753年拔贡、中举,1766年考中进士,为丁氏考中举人、进士的第一人,此后又有6人考中进士,20多人考为举人。明清得中进士、监生、举人可按不同情况授予一定官职。从丁元鹏得中进士,授江苏仪征知县,丁家开始跻身仕途。至十七世,丁氏成员担任清政府中央和地方官职的249人。受到诰封、敕封的214人,其中文职最高为从一品,武职最高为从二品,五品以上多达148人。

  丁氏家族重视教育几成风气,入仕的人中有36人担任了教育官员,有州县的训导、教谕、学监、学正,最高担任了国子监祭酒。十三世丁培镒在中进士前,曾在京设帐20余年,受到教诲的门生,有的官至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督、巡抚等。他任上书房行走时,先后照料恭亲王、孚郡王、钟君王读书,曾多次被加级,后任国子监祭酒,成为最高的教育长官。丁氏家族重视教育在清代是全国有名的,光绪帝为此两次颁发圣旨表彰了丁氏长辈教子有方,这在清代也是罕见的。参观时可在故宅看到这两道圣旨的真迹。丁氏家族的同乡,内阁学士、吏部尚书贾桢深谙丁家兴家之道,亲撰一副联挂在瑞芝堂正厅,上联是:勤俭持家能遵祖父诒训便为世业;下联是:诗书宜兴莫使子孙废读即是福基。贤达名流汤志忠也非常赞赏丁氏教育兴家的理念,也写了一副联挂在履素堂的正厅里,上联是: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下联是: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这两副联既是对丁氏家族发展的科学总结,也阐发了丁氏先祖的心声。丁氏家族虽以经商致富,但从白手起家到齐鲁首富,一直没有忽视过教育,因教育不息,因而家族人才辈出,为官为贾,互为辅助,反过来又为教育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家族乃至社会的教育事业。如此良性循环,使丁氏家族得以在整个清王朝保持长盛不衰。“教育可兴家,更可兴国”。丁氏家族的发展史,生动地印证了这一规律。

  三

  丁氏家族的庞大经济帝国是在一夜之间坍塌的。在中国那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变革中,“丁百万”理所当然地被划定为地主阶级。随着在胶东大地吹响的土改的嘹亮号角,黄县四乡八村的百姓赶着马车,推着独轮小车,亦或扛着扁担云集在丁氏大院的门口,他们按照土改委员会的分配,拉回将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丁家后辈人回忆,短短的几天,曾经财宝如山的丁氏大院,几乎是剩下一个空壳了。

  几十年风雨变幻,丁氏的财产早已风消云散,但随着时代的演进,丁家再次声名鹊起,这次不是因为“丁百万”的巨富,而是因为在历史大潮的涌动中,丁家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数经得住历史的检验,那些依然健在的丁家后裔在全国、在世界依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近代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是民国时期,黎元洪大总统的秘书长丁佛言。为了纪念这位刚直不阿,智勇兼备的丁家后裔,在爱福堂专设了丁佛言纪念馆。

  走进馆去,迎面是丁佛言的汉白玉雕像,清瞿的面孔上架一副近视眼镜,一撮长胡子使他显得更加儒雅。他的身后是隶书书写的孔子的一段话: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它成为丁佛言铜像的庄严的背景和注解。

  丁佛言是高官、社会活动家,又是古文字学家、书法家,被誉为一代之范,“鲁之灵光”。展厅展放着大量实物、图片和他用隶、篆、草、行各种书体书写的大量墨宝。

  丁佛言生于1878年,自幼聪明,6岁执笔写字,8岁能做诗文。15岁应童子试,文才轰动于时。27岁从日本归国后,便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潮流。辛亥革命后,他为山东独立奔走呼号。1912年丁佛言当选为国会议员,并担任起草委员会委员长,负责起草了中华民国第一部临时宪法。1916年出任黎元洪总统府秘书长。此间他赴上海拜会了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调解了近代史上的“府院之争”,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华。

  1922年,直系军阀曹锟欲解除黎元洪总统职务取而代之。曹锟向外国银行借贷500万元巨资,以5000元大洋贿赂国会议员投其一票。当时议员月薪320元,一票之利超过全年收入。丁佛言凛然拒贿,并愤然辞职,携家眷回归故里。春节他写一副联贴在门上:“四十岁已无闻,到此日况将半百;五千元真可惜,从今后不值一文”。深刻讽刺了曹锟贿选行为,并导致入狱。狱中,他仍奋笔疾书痛斥曹锟。

  丁佛言还有一件事,受人称道,流芳百世。1918年,在参议员议事时,有人提议增设机制酒税。丁佛言离席而起慷慨陈词:国内机制酒只有北京双合盛、烟台张裕几家,尚需扶持。设此税后不利民族工业发展,很可能将国内酒厂扼杀在起步阶段,是杀鸡取卵,作茧自缚,实不可取。这时双合盛啤酒厂正想免税生存,恳请丁佛言帮助陈词。丁佛言据理力争,终于不再设机制酒税。事后,双合盛经理王禹川数次以5万元酬金相送,丁佛言坚辞不收,正色道:“我是为民族工业着想,并非出于私谊”。王经理无奈,送去两打啤酒。丁佛言即以所书扇面和楹联回赠。

  在丁氏家族中像丁佛言这样为国为民,敢于直言的不乏其人,他们用自己的才智保证了家族的绵延。

  在丁氏故宅的履素堂中有一张蓝色的表格,记载统计了丁氏家族中参加革命的人数和达到的职务。表中赫然记载着丁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参加革命的有100余人,单是保素堂一家就有16人先后参加革命,他们或驰骋疆场,奋勇杀敌;或发动群众,开展敌后工作;或组织民众支援前线,他们为新中国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有丁尔迁、丁尔倬等11人,为了革命成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解放后一批丁氏后代成长为各个战线的栋梁之才。例如丁方明成为山东省副省长,丁钊成为共和国的将军。不少丁氏子弟都能够跟时代的潮流前进,甚至成为时代的精英,正是因为丁家重视教育,才使他们的弟子们明白了天下大势和革命道理,跟上了时代步伐,成为了一批以国家为重、民族利益为重的人才。

  2004年5月,龙口举办了丁氏故宅及丁氏家族学术研讨会,数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丁氏后裔代表着近8000名丁氏族人,参加了这次盛会,他们当中有各级干部,有旅居海外的华侨等,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丁氏家族人才济济的阵容。财富可以瞬间风流云散,而人才才是支撑家族的脊梁,更是支撑国家的脊梁。

  走进这座深深的故宅,只要你仔细地去看、去听、去观察,你会觉得无言的故宅,其实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它照耀着你把生活的感受升华为思想,又照耀着你把思想的碎片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教育兴家更兴国,人才是家庭不倒的基石,更是国家不倒的基石。☆

责任编辑:文艺网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