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 烟台文艺网 >> 文艺期刊 >> 烟台散文期刊

朱相如:雨中礼佛小记

作者:烟台文艺网 更新时间:2019-07-22 08:36

  雨中礼佛小记

  ◎朱相如

  龙口南山的名声是随着强大的双翼飞遍了天下的。

  这双翼的一边是中国经济500强南山企业集团的强大张力,它因把南山团队带进了中国小康建设的前沿地带而一举名声大作;

  另一边便是那尊金碧辉煌、横空出世的世界第一铜铸大坐佛了,它的落成不仅在胶东的版图上飘落了一款崭新的旅游休闲胜地,星星一样点亮了许多中国人心中的向往,而且,为假日的出行大军增添了一个可以惬意留恋的景观目标。

  动心于它的罕见,我也成了它的粉丝。

  记得南山大佛刚被炒红了的时候,我正好有机会来龙口公干。那时,我心中就暗暗地把南山礼佛摆在了头等大事的位置上。然而,天公却不作美,公事刚刚办完,老天就滴滴答答地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越下越猛,害得我在焦灼中白白等了两天。直到我发现这雨没有一点歇歇气的意思,才顿悟了过来,大约这回老天是不想给我机会了。于是,便掉转身来怏怏地打道回了烟台。

  然而,人回了家,却把心撂在了那儿。

  今年秋风起时,朋友约我去拜谒龙口南山大佛,这个动议顿时便点燃了我的兴致。于是,选定了一个上好的晴天,我们早早地出发了。尽管走的都是新修的高速公路,待汽车赶到那座锁着一山景致的“南山旅游景区”大牌坊门前时,也是半晌时分了。我们找了住处,吃过饭,便抓紧时间休息,以蓄精养锐,进园登山。

  谁知,这期间老天却有了不测的风云。下午一出门就发现,外边早就翻了天。本来深湛高远的秋空,这时满满当当的塞着些灰蒙蒙的雨云,远处的山峦模糊了,不大不小的雨不紧不慢地下着,宾馆前的台阶已经存上了一指多深的积水。情况突变,一时冷了我们的情绪。可经过一番讨论,朋友们都觉得时间宝贵,一致同意来个“脚踏烟雨揽风景”,于是便分头出发了。激情重燃了,我有些兴奋,我甚至期望在我要去的南山宗教文化园,会因雨而呈现出一种陌生的风光,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冒将出来,送我一个惊喜。

  面包车游鱼一样在时大时小的雨中潜行着,美丽的山光水色在雨中流动变幻。远山朦胧于雨帘之后,近林也在雨帘的开开合合中,时显时隐。路边的绿化树,形状各异的叶子上闪耀着一层同样的白色光芒,整个世界都让人觉得像是被透明的塑料纸包裹了起来。此时,只有宜人的气息是越来越清新、越来越凉爽了。

  勇往直前的汽车在白蒙蒙的雨中转过了几道山弯,爬过几条山坡之后,迷蒙的景区内,那一溜从晋、唐、宋、元、明、清等遗迹上托出来的南山禅寺、香水庵、灵源观、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等建筑,就像雨水包装起来的胖胖瘦瘦、高高矮矮的模特一样,排着队前来向我们报到了。它们在雨中的神态,让我们饱赏了这片往日庄严神圣的高士之地的另外一种风姿绰约的朦胧美颜。更为幸运的是,当我们的车快要驶近南山大佛的时候,雨渐渐地小了起来,天明亮了许多。景区里星罗棋布的古建筑群,渐渐地清晰着。那些蜕掉了雨衣的亭榭廊塔,重新古朴典雅,气势宏伟了;而那些依山构造的山林水系,也恢复了往日的层次错落和迤逦壮观。走到那座肩扛着南山大坐佛的卢山脚下的时候,雨也收敛得差不多了,像天气一样的心情便开朗了许多。一架天梯一样的登山台阶从眼前直插云霄,抬头仰望却不见大佛的金身出现,它仍然在云层里藏着。

  从一份资料上,我知道了这尊独坐山顶的大佛,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锡青铜坐像。像高38.66米,重380吨,底座高47.46米。整个大佛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计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仅内里骨架的钢材便用了120多吨。在它的莲花座下,尚有8900平方米的功德堂、万佛堂、佛教历史博物馆三层殿堂。其中万佛堂内陈列着9999尊造型逼真、栩栩如生的金铜佛像,与山顶大坐佛共同构成了万尊佛像的宏大阵容。底座前面垂下来的天梯一样的台阶,共有360级,高58.66米。从山下的停车场到大佛的头顶,垂直高度102米,由于山势险峻陡峭,所以就格外的雄伟壮观。

  我还知道,在中国这种高度达22米以上的青铜大坐佛共有四尊:一尊是宋朝开宝元年铸造的,22米高的河北正定隆兴寺大佛;另一尊是1918年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铸造的,26.2米高的“强巴大佛”;第三尊是1990年香港大屿山木鱼峰上耸立的,高26.4米的“天坛大佛”。烟台龙口这尊38.66米高的“南山大佛”,超过了“正定大菩萨”“强巴大佛”和“天坛大佛”,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高的青铜大坐佛。

  看看四周,山空鸟绝,在大山的脚下,我和摄影师就像两棵无名的小草。我不知道往日总是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容光焕发着的南山大佛,肯不肯在这样冷冷清清的时刻接见这样渺小的我们。我只是在心中默默地向不肯显身的释迦牟尼大佛祷告着。我在告诉大佛,我两次冒雨前来叩拜,是因为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人生哲理。我知道释迦牟尼大佛虽贵为一教之宗,但在大彻大悟前,在成为觉悟者以前,也是一位普通的人,也有普通人的感情。所以,我相信他是可以被感动的……我正在祷告着,忽然看见遮盖大佛的云帘,被一阵来风悄悄地掀开了一角。庄严辉煌的大佛探出身来在向我笑着!我顿时眼前一亮,心中一热,九天之上的佛祖被感动了。我想,一定是他垂肩的双耳听见了我的请求,一定是他睿智的双目看到了我的虔诚。现在,他正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向我送来了亲切的微笑。虽然相隔了360级台阶,我还是感到了他温润的呼吸,还是感到了他眼里无限的慈爱。我有些熏熏的了,沉浸在巨大的满足里。也就在这时,我忽然发现大佛在与我交流的时候,仍坚守着那种盘腿而坐,把脚背放在了股上的“结跏趺坐”。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上百瓣,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他正引导着人们从烦恼走进清净。而他的右手一直呈“施无畏印”的招手之势,左手则平放在膝,掌心向上,坚守着“施与愿印”的架式……这就是说,他在为我送上温暖的时候,仍在不停地为芸芸众生输送着快乐。我已经得到了大佛的赐予,得到了我想得到的东西,我不能再耽误大佛的工夫了,于是,我赶紧告别了大佛,兴冲冲地回身登上了汽车。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汽车开动了,我回头见万道金光中的南山大佛已经恢复了法相的庄严。

  回来的路上,听伙伴讲,南山村已经完成了由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市的历史巨变,实现了“住宅楼房化、环境园林化、生活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村民们每家每户都住上了178平方米的别墅小楼,水、电、暖由公司统一供应。体育场、医院、银行、影剧院、文化中心、购物中心等一大批社区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充溢着亲情式服务的、宾馆一样的老年公寓;还有有效地提高着村民素质的、配套完善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一整套教育体系……

  这种带领着乡亲共同富裕的爱心善举,让我想到了那张高悬着的“普度众生”的牌匾,想到了那段熟悉的歌词——“人民冷暖安危,令您鞠躬尽瘁,百姓殷切祈盼,让您日夜兼程……”

  我知道,龙口南山的名声是仗着强大的双翼飞遍了天下的,而支撑着这双大翼的骨头,我想,肯定是用那种无疆的大爱铸就的。

责任编辑:文艺网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