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 烟台文艺网 >> 新闻动态 >> 区市动态

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诞辰95周年京剧晚会演出

作者: 更新时间:2015-12-15 10:44

  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诞辰95周年京剧晚会在市府礼堂开演

        2015年12月11-12日,为纪念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95周年诞辰,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张君秋京剧艺术研究会联合主办,烟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京剧院、烟台市戏剧家协会、鲁东京剧文化促进会共同承办“纪念京剧大师张君秋诞辰95周年京剧晚会”,在市府礼堂举行,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董翠娜领衔率诸弟子演出,并邀省内京剧名家助演,为烟台父老乡亲送上两台精彩的张派经典剧目,展示京剧张派艺术魅力,日均500余名戏曲爱好者观看演出。

  京剧晚会演出共分两场,第一场为12月11日折子戏专场,第二场为12月12日演唱会专场。12月11日,来自山东省京剧院和烟台市京剧院的演员们为大家表演了《诗文会》《女起解》《望江亭》《状元媒》等传统张派京剧选场。董翠娜作为张君秋的入室弟子,表演了《状元媒》这一经典剧目。12月12日,众演员们为大家表演了京胡齐奏《庆升平》,京剧清唱《张派艺术颂》、《毛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以及《状元媒》《女起解》《白帝城》《春秋配》《杨门女将》《望江亭》《秦香莲》《李陵碑》《龙凤呈祥》等传统京剧经典选段,赢得阵阵喝彩,掌声不断。

张派经典京剧据剧目《诗文会》选场

 张派经典京剧据剧目《望江亭》选场

 张派经典京剧据剧目《女起解》选场

张派经典京剧据剧目《状元媒》选场

烟台市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董翠娜现场表演《状元媒》选场

  今年是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诞辰95周年。为缅怀这位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的弟子及子女策划组织了系列演唱会。张君秋是位艺术精湛、声名远播、一生都致力于我国京剧事业的传承、发展和创新的京剧界大师级的表演艺术家。尤其是他在建国后与他的琴师、著名京胡演奏家何顺信先生创立了大家非常喜爱的张派艺术,从此张派艺术成为继“梅、尚、程、荀”四大流派之后又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崭新流派。“此次,在烟台举办这样一场晚会,既是为了纪念父亲的艺术事业,向他老人家致敬,同时也是为了向“京剧码头”烟台的广大市民、票友致敬,为大家送上一场精湛的演出。”张君秋的儿子张学浩如是说。

  张君秋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京剧张派艺术的创始人。他创作的代表剧作与塑造的古代妇女形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广泛流传。他的演唱风格华美高雅端庄大气细腻流畅。在国内海外传唱之广、随者之众、传播之远、影响之大,形成无旦不张之势。张君秋艺术(张派)成为上世纪50年代之后形成的最大流派。他在京剧演唱技法、唱腔音乐方面的造诣非凡,大胆突破予以创新升华,具划时代色彩,竖里程碑大功。使京剧旦角声腔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当代新的高峰。他的作品是我们民族文化、京剧艺术宝库中的珍品瑰宝。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和重要的贡献。他以此赢得了海内外广大民众的热爱和尊敬,也为此不辞辛劳、鞠躬尽瘁,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先生在青年时期,就曾来港城演出并做赈灾义演。晚年也来做艺,并为烟台培养造就了新一代出色的京剧艺术家。

  上世纪80年代,烟台籍青年演员董翠娜、张萍、周爱芝拜在张君秋大师门下,攻习张派艺术。在1987年首届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中,董翠娜与张萍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分别摘取到金奖的第一、第二名,声震全国,为烟台争得了荣誉。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音配像工程中,董翠娜与张萍又参与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全国当红著名的张派传人。1998年,董翠娜又摘取了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成了烟台文化的品牌和名片,为烟台的文化建设做出很大贡献。

责任编辑:文联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