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剪纸艺术培训班在山东招远举办
中国文艺志愿服务培训项目
胶东剪纸艺术培训班在山东招远举办
本刊讯 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中国民协承办,烟台市文联、招远市政府协办的中国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胶东剪纸艺术培训班于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山东省招远市举办,近百位胶东剪纸艺术传承人和爱好者参加此次培训。培训班的宗旨是,努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发挥民间剪纸艺术在文明传承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培养更多的优秀剪纸艺术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德华,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志学,烟台市文联主席孙光辉参加开班仪式并讲话。培训班特别邀请到5位专家和艺术家为大家授课、点评和辅导,他们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连海、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教授王纪、西安传媒学院教授郭宏雄、北京市剪纸艺术家孙二林以及江苏省剪纸艺术家杨兆群。五位老师的授课各有侧重,图文并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既有知识性,又在纸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上做了具体的讲解和指导。
胶东剪纸培训班开班仪式
郭宏雄老师正在点评学员作品
孙二林老师和学员们交流创作技巧
胶东剪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中国剪纸艺术大世界里占有独特的地位。学员们共同感受并体验胶东剪纸艺术的浓厚氛围,集中学习剪纸艺术的理论和历史,相互交流剪纸技艺,提高创作水平。
培训班准备充分,为民间文艺的志愿服务和培训工作积累了经验。在以往培训的基础上,本次培训班提出了抓好前期准备、授课辅导和后期服务三个阶段,做好前期准备、授课辅导、交流互动、指导设计、指点技巧、后期服务六个环节,保证了培训工作深入有序进行。通过培训了解了胶东剪纸发展的概况,为今后志愿服务活动奠定了基础,专家志愿者和学员们开展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了解了学员们的现状和需求,今后的跟踪服务将更有针对性。
培训活动得到了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和烟台文联、招远市政府和中矿山东集团公司的重视、支持和协助,充分体现了团结、互助、合作、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培训学到了知识,交流了技艺,结识了朋友;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对剪纸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对今后的剪纸艺术传承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德 伟)
胶东剪纸艺术培训班学员心声
胡文(烟台市芝罘区剪纸传承人)
我是朱曼华剪纸艺术馆第三代传人。感谢中国文联和各地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感谢各位专家老师的指导,把高超的剪纸技能和精华传授给我们。此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已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努力奋斗和传承,一部分的传统剪纸正朝观赏美术形态发展,逐步形成了现代剪纸的艺术格局。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民间剪纸和其它民间文化一样,受到了愈来愈大的冲击,处于濒危状态,加强对剪纸艺术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举办这次剪纸培训班,激发了我们这些剪纸传承人的自信和凝聚力,使我收获很大。在姥姥张巧兰和母亲朱曼华的熏陶和教导下,我们全家都会剪纸手艺。我们经常在不同的文化活动中现场表演并传授剪纸技艺,还多次参加义卖活动,被邀请到多个学校开设剪纸班,教学生剪纸,得到了大家的欢迎。我在烟台毓璜顶公园和上夼西路古玩艺术城等几个展馆设立了长年的剪纸艺术展,并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让中外友人和广大群众欣赏和了解剪纸文化。我要用剪纸的特殊语言宣传烟台、赞美烟台,把烟台的剪纸文化发扬光大。作为剪纸艺术的第三代传人,今后我要刻苦学习,吸收各位专家老师的艺术精髓,把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创作和实践当中,把剪纸作为我毕生的事业,代代相传。
许文华(烟台市民协理事)
剪纸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出来的,它承载着民族精神、传统、情感与个性。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但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从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其它方面。
这次培训通过专家指点,我有四点重要收获。一是平心静气,培养细心耐心的品质。剪纸活动的自身特点要求专注,在整个剪纸过程中自始至终不能走神,要完成一幅剪纸作品,少则十几分钟,多则几十分钟,甚至几天、几个月,有耐心才能坚持到底。二是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剪纸题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流传的原始古样,二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为剪纸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准备素材到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我们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三是剪出创意,培养创造能力。剪纸的图案是直线与曲线的组合。图案的变化是通过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和数量的变化来完成的。用不同的方法,在纸上寻求变化规律,剪出不同类型的图案,创造出一种灵活多变的剪纸方法,对我们的思维拓展和想象力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应该多接触剪纸活动,在头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为孩子插上探索未来的翅膀。四是享受成功,培养自信。我们用自己的劳动,完成了一件剪纸作品时,常常会沉浸在欣赏与陶醉中,感受到满足感,同时享受到剪纸带来的快乐。
衣培娟(栖霞市剪纸艺术家)
在中国众多的民间手工艺术中,民间剪纸不仅具有高度艺术成就而且普及面极广。它形成于农村,农家妇女用一双灵巧的手,一把剪刀,一张纸,在手中三转两旋,变成了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我很荣幸能参加中国文联等组织举办的剪纸培训班,感谢各级文联、民协为我们搭建学习的平台。五位教授、艺术家从剪纸的起源、变迁一直到文人剪纸、创新剪纸、时代剪纸都讲得淋漓尽致,我非常感动,收获颇多。我虽然从事剪纸创作、研究50多年,也为大学生、小学生传授过剪纸,但是这次学习让我感觉到自己对剪纸的认识还是过于浅薄,了解得不够透彻,没有深度和广度系统的去探索。通过听课,使我能系统全面地了解剪纸;通过实践课,使我的技艺大大提高;通过互动,使我从各位专家身上学到了剪纸薪火相传、发扬光大、无私奉献的精神。回去后,我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和剪纸技艺的提高上去,使我市参与剪纸的人员更多,剪纸的创新意识更强,为剪纸艺术的传承贡献力量。
烟台市芝罘区龙海小学剪纸社团的师生代表
我们是来自烟台市芝罘区龙海小学剪纸社团的师生代表,在这个美丽的金秋时节,很荣幸与来自省内外、各县市区的80多名剪纸艺术家和爱好者共同参加了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2015年中国文艺志愿服务培训项目——胶东剪纸培训班,聆听了五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并进行了愉快的互动。几天来,专家们不顾舟车劳顿,毫不保留地将理论知识和个人经验传授给我们,让我们一直沉浸在暖暖的感动中。
王连海老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十种吉祥图案,用形象的图例,有趣的故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怕学员听不懂自己的方言,杨兆群老师则将自己的授课稿一字不漏地打在屏幕上,除了对剪纸艺术的传承,更多的是对新时代下剪纸文化的发展探索与创新,当真是一位心怀高远的剪纸寻梦人;孙二林老师柔如春风的话语、细致耐心的解疑、精湛的技巧示范,更是缠住了老老少少所有学员的目光,从剪纸到做人,从习练技艺到修身养心,一一与大家分享,学员们围在老师身边久久不愿离去……在专家的指导下,三个孩子也跟大人一样不想下课,忘记了吃饭,只想让时间走得再慢些,让自己再多学一些。
几天来,我们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剪纸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也真切感受到民间有高手,高手在民间。与会期间,我们身边坐着的每一位同桌都可能是一位民间剪纸艺术家、一位资深的剪纸收藏者、一名看来年纪轻轻实则有着个人工作室的剪纸人,与五位授课的专家一样,他们痴迷剪纸艺术,生活中他们平和、热情、喜欢沟通、喜欢交流、喜欢分享,喜欢共进!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学习了技能,更学到了德艺双馨的良好作风,回到教育工作岗位后,我们将带着这份心得,尽量完整地将剪纸这门艺术好好地传承下去。
我们龙海小学一直非常重视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剪纸就是其中一项。学校剪纸社团自2010年创建,至今已走过五个年头,在中国剪纸协会会员、烟台市民协理事许文华老师的无偿辅导下,先后有500多名孩子在此社团学习受益、23位孩子的作品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好多孩子甚至还成了爸爸妈妈的老师,带动全家都拿起剪刀学习剪纸。两天的时间,专家老师放弃休息时间,为我们传经送宝,在此,我想代表前来学习的六位学员和龙海小学所有喜欢剪纸艺术的孩子,向您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