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 烟台文艺网 >> 新闻动态 >> 时政要闻

山东省第一批签约文艺评论家暨省作协第四批签约作家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

作者:山东作家网 更新时间:2015-06-17 16:09

山东省第一批签约文艺评论家暨省作协第四批签约作家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

·························································································

       

4月21日,山东省第一批签约文艺评论家暨省作协第四批签约作家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省财政厅副巡视员王晶,省文联主席潘鲁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于钦彦,省作协主席张炜和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学锋出席签约仪式。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作重要讲话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主持签约仪式

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学锋介绍第一批签约文学评论家和第四批签约作家的有关情况

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学锋代表省作协与10位第一批签约文学评论家签约

省作协主席张炜代表省作协与20位第四批签约作家签约

        4月21日,山东省第一批签约文艺评论家暨省作协第四批签约作家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30位文艺评论家和20位作家从全省中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和作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我省首批“签约文艺评论家”、第四批省作协“签约作家”。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签约仪式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主持。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于钦彦和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学锋分别介绍了第一批签约艺术评论家、签约文学评论家和第四批签约作家的有关情况,并分别代表省文联、省作协与20位签约艺术评论家和10位签约文学评论家签约,省作协主席张炜代表省作协与20位第四批签约作家签约。4位签约文艺评论家和签约作家代表发言。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贺仲明和《当代小说》副主编王方晨分别代表签约文学评论家、签约作家在仪式上发了言。

孙守刚指出,我省探索建立签约文艺评论家制度,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创新举措和有益尝试。签约文艺评论家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导向,通过文艺评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要关注发展前沿,深入社会实践,避免空话、套话,做到及时精准、有的放矢。要明确使命担当,认真履行职责,真正担负起文艺评论在文艺事业发展中的“在场”的神圣职责,引导全省文艺创作健康有序发展。要突出工作重点、提升能力水平,成为有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论家。

孙守刚强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强化对签约文艺评论家、签约作家的组织领导,加强统筹规划,完善对签约文艺评论家、签约作家管理服务的制度措施,加大对签约文艺评论家、签约作家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签约文艺评论家、签约作家的创作积极性,为我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批签约文艺评论家由10名“签约文学评论家”和20名“签约艺术评论家”组成,统称为“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签约文艺评论家的日常联络和考核管理工作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由省文联和省作协分别具体负责。

据介绍,10位签约文学评论家和20位第四批签约作家是在各市、大企业文联(作协)和有关部门、单位推荐报送的人选中,由评审委员会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评选出来的。10位签约文学评论家分别是:丛新强、张丽军、张艳梅、马兵、刘传霞、孙书文、房伟、贺仲明、刘东方、何志钧。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专业层次高。10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二是研究能力强。10人都是活跃在全国和全省的以当代文学研究为主的中青年文学评论家,具有较深厚的文学艺术理论基础、学术素养、评论功底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大多在全国重要社科、文学期刊发表过数量较多的文学评论作品,或者在重要出版社出版过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学评论作品,文学评论作品多次全国重要选刊转载或者被重要选本选入,多数获得过省级以上重要文学评论奖项。其中,房伟、张丽军、马兵先后被聘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第一批、第二批、第四批客座研究员;孙书文、张丽军正在参加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文学评论家班)的学习。三是年龄结构优。10位签约文学评论家平均年龄43.9岁,其中,70后7人,占了三分之二以上。四是申报选题好。他们申报的选题学术性、实践性强,既有理论性,又能够与山东作家作品和地域特点结合起来,注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多数选题都能够围绕当代文学的前沿问题和山东文学的实际确定选题,创新意识强。既有研究作家作品的,也有研究地域文学的;既有研究小说的,也有研究诗歌和其他体裁的;既有研究文学理论的,也有研究创作现象的,涉及面比较广。

20位作家第四批签约作家分别是:小说类签约作家东紫、王方晨、常芳、艾玛、宗利华、杨袭、柏祥伟、刘爱玲、刘克中、郝炜华、罗布次仁;诗歌类签约作家路也、李林芳、阿华、尤克利;散文类签约作家王月鹏、林纾英、宋长征;报告文学类签约作家铁流;儿童文学类签约作家李岫青。与前三批签约作家相比,第四批签约作家有以下特点:一是来自基层,分布广泛。这20位作家除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作协的罗布次仁外,其余19人来自全省13个市和省直单位、企业、部队,其中2人是农民、1人是下岗职工、3人是自由撰稿人、2人是企业在职职工、2人是教师、4人是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1人是现役军人、2人是公安干警、2人是市文联专业创作人员。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基层,属于“草根”作家,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有原生态的生存感悟,有非常真挚的文学理想,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我省新生创作力量的优秀代表。二是结构合理,阵容整齐。从年龄上看,20位作家平均年龄为44.8岁,“70后”作家11位,占了一半多。从体裁上看,本次签约作家的创作体裁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儿童文学五大门类。从性别构成上看,有11位女作家,占了55%,充分说明了我省女作家的创作实力。这是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作家队伍,是我省中青年作家的佼佼者,通过签约作家制度对其进一步进行扶持和激励,让他们尽情施展才华,充分发挥创作潜能,一定能够创作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呼声的文学精品力作。三是创作丰厚,潜力较大。本次签约的20位作家,很多已在全国重要文学期刊上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出版了多部文学著作,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文学艺术风格特色,受到文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有的作品被多种重要文学选刊选本转载选载、列入年度文学排行榜,有的被文学研究者列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与评论。其中,10余人次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中国作家》奖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文学奖项,多数获得过齐鲁文学奖、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等省内文学最高奖项。可以说,他们都已经凭借个人实力在文学界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在全国和全省产生了较大影响,堪当重塑“文学鲁军”品牌的重任。

杨学锋表示,省作协一定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为签约文学评论家和签约作家提供良好的创作条件,创造优越的创作环境,营造浓厚的创作氛围,为他们当好后盾,做好后勤,搞好服务,引导督促他们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以优异的创作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党和人民的关心和厚爱,为人民群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为我省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贺仲明代表签约文学评论家发言

《当代小说》副主编王方晨代表签约作家发言

 

贺仲明表示,作为一名签约文学评论家,一定遵守作为批评家的学术良知和道德素养,积极参与山东文学界的活动,真诚而全力地为发展山东文学事业服务。

王方晨表示,要充分利用签约作家制度这个培养优秀作家与打造文学精品的机制,把签约作为一种压力、一种动力,努力提高创作水平,多出作品,多出好作品,争取真正地在文学世界有所建树,为山东文学事业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批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和第四批省作协签约作家,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文联、省作协及有关业务处室和各协会负责人等共一百余人参加了签约仪式。(朱东丽)

责任编辑:文联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