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艺术与快乐同行
“六一档”:除了童趣,还有青春情怀
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海报
5月28日,随着日本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上映,2015年“六一档”正式拉开帷幕。在小朋友的节日里,动画电影无疑是“六一档”的重头,8部影片中,共有《哆啦A梦:伴我同行》《潜艇总动员5:时光宝盒》《金箍棒传奇2:沙僧的逆袭》《超能兔战队》4部动画。
总体来看,今年“六一档”缺乏重量级大片,在国内拥有广泛观众基础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很可能会在票房上称霸档期。近年来,随着寒假档的崛起,“六一档”已经不再是动画电影的最佳档期。从档期结构上分析,寒假档上承贺岁档,下接春节档,在观影惯性的助推下,票房上涨动力十足,这也是《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顶级国产动画电影纷纷将上映时间选择在寒假档的原因。与寒假档相比,“六一档”处于好莱坞大片云集的春夏之交,缺乏优质IP支撑的影片有沦为“炮灰”的风险,因此很多市场预期较高的国产动画纷纷选择退避三舍。
在“六一档”公映的4部动画电影中,唯一的进口片《哆啦A梦:伴我同行》具有最好的市场前景。对于“80后”“90后”主流观众而言,机器猫的经典形象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因而这部影片的目标受众绝不仅仅是小朋友。作为机器猫系列首部以3D+CG形式呈现的影片,《哆啦A梦:伴我同行》中的“竹蜻蜓”“任意门”等经典道具将更加逼真,“蓝胖子”哆啦A梦、大雄、静香、胖虎等人物也呈现得更加生动和立体化。
如果说3D技术能够为《哆啦A梦:伴我同行》增光添彩,那么就本质而言,青春与怀旧才是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在影片中,陪伴野比大雄多年的哆啦A梦终于还是回到了22世纪,这也象征着大雄与青春的告别,这种情怀颇能引发“80后”“90后”人群的情感共鸣。有观众就表示:“机器猫就像我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在大银幕前重温童年的温暖与感动,也是一种幸福。”
电影《潜艇总动员5:时光宝盒》海报
与《哆啦A梦:伴我同行》相比,三部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前景要略逊一筹。在这之中,已经接连推出5部大电影的《潜艇总动员5:时光宝盒》拥有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其第一部于2008年推出,自2012年起每年推出一部,曾连续三年赢得“六一档”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但迄今为止单片票房尚未破亿。这一方面与影片的品质有关,另一方面也再次证明了仅针对幼龄观众制作的动画电影市场潜力有限。
“金箍棒传奇”系列的首作于2012年底上映,当年揽收1000万元票房,本次推出的续作《金箍棒传奇2:沙僧的逆袭》主打万年配角沙僧,试图以新奇取胜;而《超能兔战队》则是一部疯狂搞笑动画,混搭宇宙英雄、嫦娥、萌兔等喜剧元素,还顺带恶搞了一下大明星梁朝伟。两部影片各具特色,但其IP都未显现出较强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加之宣传力度平平,与制作精良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交锋,票房预期实难乐观。
据EBOT艺恩日票房智库显示,自2011年以来,“六一档”票房(仅算6月1日当天)逐年攀升,但动画电影的排名并不稳定,并且受到节假日影响。2011年日票房冠军为好莱坞动画《功夫熊猫2》,单片票房占比超过71%;2012年英国动画《神奇海盗团》位居日票房榜次席,票房占比超两成;2013年和2014年由于儿童节恰逢周末,大盘均有较大提升,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动画电影票房占比大幅降低。究其原因,在于即便是在“六一档”这样的动画黄金档期,面对成熟商业片的正面竞争,大部分针对幼龄受众的动画电影还是毫无抵抗能力。从《功夫熊猫2》的商业成功可以看出,高品质的“合家欢”式动画完全可以吸引足够多的成年观众走进影院,这也再一次提醒了国产动画创作者,应当在打造优质IP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制片模式朝“合家欢”的方向扭转,这才是国产动画电影争夺市场的有效途径。
除了上述4部动画电影,“六一档”上映的另外4部影片——温情喜剧片《妈咪侠》,青春爱情片《不能错过》《天亮·分手》并不是为“六一档”定制的,而以聋哑孩子和打工仔为主人公的剧情片《天边的孩子》,目标受众显然也不是儿童。从丰富市场的角度来说,“六一档”不应该完全是动画电影的天下,4部中低成本影片在大片寥寥的“六一档”公映,采取的是“差异化竞争”策略;但就影片的市场号召力而言,4部影片中仅有《妈咪侠》尚可一战,然而这部老年题材影片所散发出的纯正“港味儿”,曾一再被证明难以在内地市场获得票房佳绩。(记者 李博)
央视晚会:点亮孩子梦想
“六一”晚会历来是中央电视台送给全国少年儿童的梦幻大礼,是为所有家庭打造的一场节日盛宴。在这个孩童梦想飞舞的日子里,2015年央视“六一”晚会《欢乐的节日》如约而至,5月31日黄金档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少儿频道并机播出,6月1日晚在少儿频道重播。
整台晚会共分为欢乐、成长、铭记、梦想四大篇章,包含歌舞、相声、魔术、游戏等多元的精彩节目。和往年一样,《嘉年华》是小朋友们最期待的节目之一,今年中国儿艺带来了多组备受小朋友喜爱的国内外经典儿童剧目形象,小飞侠彼得潘、孙悟空、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小朋友们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重温这些美好的故事,30多个卡通人偶站满舞台为观众一起表演节目。近几年,国产动画很受小朋友们欢迎,因此国内卡通人偶队伍堪称庞大,熊大、熊二以及更多卡通人偶,都在“六一”晚会现场与小朋友见面。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是央视近年来成功打造的品牌节目,这些孝心少年的事迹感动了无数荧屏前的观众,是生活在小朋友们身边的好榜样。晚会现场,著名歌手韩红带领着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的代表走上舞台,演唱她自己创作的歌曲《众里寻你》,传递“众爱成家”的理念,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众里寻你,用爱的声音,一呼百应。”梦想激发力量,梦想鼓励奋斗,充满着笑声与加油声的绿茵场上,中国足球的未来就在孩子们的脚下。如今,新一轮校园足球运动已在中国大地上广泛开展,《校园足球》为小朋友们带来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的花式足球。《飞扬的青春》节目中,三个帅气大男孩表演了舞蹈秀并演唱了他们的经典歌曲《青春修炼手册》,用手语表达爱,用动感的旋律展现青春的纯真美好。
晚会上,传统艺术的节目也成为一大亮点,歌曲《传奇》意在抒发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迷恋,现实与梦境的转换,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等中华戏曲经典元素在大屏幕和舞台之间完美展现,营造出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场景。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致敬。山东莱州武校的孩子们带来的功夫情景剧《功夫少年》童趣盎然,中国功夫作为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已经伴随熊猫这个可爱的卡通形象走向了全世界,剧中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笨拙熊猫阿宝在舞台上,表演了翻跟头、倒立、一字马大显身手。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如歌曲《读唐诗》中所写,经典唐诗是祖先向我们的诉说。《新学堂歌》节目中,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悯农》《春晓》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唐诗谱曲,简约的旋律之间,让孩子们更浅显易懂地记住了惜物的品格、劳动的价值和自然环境的宝贵。耕牛、牧童、诗意江南、浪漫水乡,大屏幕唯美地展示了唐诗中的诗情画意,让小朋友们体会到中国文化最美的篇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红色经典》节目中,小朋友们跟随主持人通过大屏幕重回硝烟弥漫的战场,在“六一”这个欢乐的日子里,没有忘却为共和国献出一切的英烈们,而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时空流转回战争年代,小红军鲜活起来,300多名少年还在舞台上合奏了《映山红》和《红星歌》。
此外,一群来自农村的小女孩带着舞蹈《庄家妮子丰收舞》以及南京体育学院体操系的三个女孩表演的《追梦》,蓝天幼儿园表演的舞蹈《震震天》等节目也同样精彩纷呈。(牧杨)
中国儿艺推出系列公益活动
“六一”儿童节,为小朋友欢庆节日也为中国儿艺59岁生日庆生,中国儿艺不仅上演经典作品,打造系列儿童剧活动,更是推出多种公益活动。
“六一”当天,“儿童戏剧开放日”活动将在中国儿艺开展,全国“十大孝心少年”代表和困难群体家庭获得了中国儿艺免费提供演出票,观看《西游记》(第三部)和《小吉普·变变变》两部优秀儿童剧,平日里少有机会走进剧场的低保家庭孩子、孤残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以及困难群体孩子因此得以感受儿童戏剧的魅力。在发放公益票回报社会的同时,中国儿艺携《青蛙王子》走进以接受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安民学校进行慰问演出,陪伴农民工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观看精彩演出之余,开放的艺术长廊也给小朋友们带来别样的艺术体验。小朋友们在这里看到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展品,了解到优秀儿童剧诞生的过程,发现精彩演出幕后的故事,探寻中国儿艺一路走来的脚步。
“六一”期间,中国儿艺在举办公益演出的同时,也将“给孩子一个舞台”,为北京顺义区太阳村儿童教育咨询中心的孩子们提供圆梦舞台的机会。中国儿艺自2011年戏剧节期间与太阳村建立联系之后,正式搭建了针对太阳村特殊儿童的关爱平台,每年都邀请这些鲜有机会看戏的孩子们走进剧场免费观看精彩儿童剧。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儿童节中国儿艺为太阳村等四家公益组织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舞台,帮扶孩子们拿出一台晚会,让孩子们当一回主角,在中国儿艺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艺与风采。
此外,中国儿艺9部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剧作品“六一”期间将在不同地区联动演出达52场。其中,《西游记》和《小吉普·变变变》在中国儿童剧场和假日经典小剧场进行驻场演出,《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陪小朋友们过“六一”,《青蛙王子》走进安民打工子弟学校和小朋友们见面。此外,中国儿艺还携多部剧目走出北京,走向基层,和不同地区的孩子们共享节日盛宴。郑渊洁童话剧《罐头小人》奔赴浙江绍兴、宁波、大榭。被誉为“最感人的儿童剧作品”《小蝌蚪找妈妈》,带着感动与温暖奔赴福建三明、江西南昌,告诉孩子们母爱的伟大和成长的意义。改编自林格伦著名童话的家庭音乐剧《皮皮·长袜子》也会走进河南洛阳,和孩子们分享温馨有趣的皮皮的故事。同时,取材自中华优秀传统故事的《三个和尚》远飞芬兰寇沃拉、丹麦哥本哈根和德国柏林,给国外的小朋友们带去传统色彩浓郁的儿童剧表演,传递中华优秀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国儿艺首登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六一”联欢晚会,带来备受小朋友们喜爱的《马兰花》等优秀儿童剧作品,以电视为载体扩大了演出的影响力与覆盖面。(记者 乔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