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烟台文艺网!
您当前的位置 :烟台文艺网 > 文艺时空 > 文艺鉴赏 > 影像鉴赏 正文

改编作品应忠实于改编者内心

作者:中国艺术报 更新时间:2014-11-19 08:51

  【事件】电视剧《红高粱》女主角被吐槽“民国版甄嬛”

  【观点】改编作品应从改编者的个体经验和独立思考出发

  根据莫言寻根文学、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播出后,获得了高收视率和热烈讨论,其中对剧中女主角“九儿”形象的吐槽尤为引人注意。时有观众喊出“民国版甄嬛”“穿越女”“玛丽苏”等称呼,意指“九儿”是一个如同青春偶像剧、言情小说里那样人见人爱、无所不能的人物形象。

  从笔者个人的观感出发,剧中的“九儿”生于乡土贫瘠之地,却具有官宦之家训练有素的智谋和手腕,的确与小说中野蛮生长、躁动不安的女主角有所不同。从故事内容看,女子嫁入一个家族,起初受尽委屈,后来运用自身优势,与各种人周旋,摆平各方势力,打了漂亮的翻身仗。不少观众从中找到了“宅斗”“三角关系”等“洒狗血”的痕迹,这种为观众所烂熟于心的情节走向,与原著中人物传奇般的经历、出乎意表的生命轨迹也大相径庭。

  可以说,这是一部将自身纳入电视剧市场化制作框架的改编作品,它把原著的许多内容对应到了一种或几种观众习见的情节模式中,为了迎合模式,还添加了为数不少的原创人物,这类模式是商业化的,拥有固定的受众群体,令收视有所保证。这部作品的个性在于它的部分人物、情节来自莫言小说,写的是一部不为人知的民间抗日史;共性则在于它符合现下流行的、已有市场发行经验的故事模式、情节套路。弄清了这一点,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种改编和创作方式,到底是值得赞赏的还是应当警惕的?

  毋庸置疑,一切时下创作的作品,无论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都不可避免地渗透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和作者身处于这个时代的个体经验。正如我们所见,一些古装剧是以现代职场白领为原型、现代都市情感为依据创作的,一些历史剧、年代剧则对当今种种社会弊病有所隐喻。没有任何作品可以完全闭合,在其所指涉的那个年代背景中自说自话;反之,也没有任何作品可以身处于这个时代,模拟出另一个时代的创作图景。

  《红高粱家族》所述写的抗战历史,渗透了上世纪80年代作家的寻根诉求与文化理想,在时代过去、社会变迁之后,那一图景便难于复制;据其改编的电影作品《红高粱》的成功,不仅渗透了改编者对民间故事、民俗文化的眷恋,还源于第五代导演对影像化表达的个性追求。笔者更倾向于把二者看成两部独立的作品,而非原著与改编的关系,只不过,由于两位创作者处于共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思潮之中,所以看上去电影作品是较为“忠于原著”的。由此观之,21世纪的“红高粱”比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红高粱”多了流行元素、商业套路,这本无可厚非,以小说原著或电影改编作品为标准,来判断这部电视剧的改编成功与否,其实是有些片面的。

  即便如此,笔者也并不认为电视剧《红高粱》的改编无可指摘。在最近举行的一次业界座谈中,导演张猛谈到:“创作者得找到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去对抗千篇一律的东西。”《红高粱》之所以被部分观众看出了《甄嬛传》的味道,正是因为其蹈袭的套路、模式淹没了个性化的内容,亦即“千篇一律的东西”大于“不同的东西”,而其中可称为“不同的东西”仅仅是来自莫言,并非来自改编者自身。

  电影史学者陆弘石曾撰文认为,改编是改编者对原著的阅读、阐释和取材,在改编过程中,改编者未必要“忠实原著”,但一定要忠实于自己对原著的阅读,而不是人云亦云,更要忠实于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笔者对此的理解是,即使是一部改编的作品,其个性化内容也并不取决于所依据的原著有多么独树一帜,而在于改编者看待历史、社会、人生的角度是否独具一格,只要是由个体经验与独立思考形成的创作,即使在已有的套路、模式中进行,也必然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

责任编辑:文艺网编辑部
友情链接
关闭